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紧密结合。由于课改后的新体系所涉及的教学信息量大大增加,为适应其教学需要,本课程组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优势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把图片、声音、文字、动画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会在教学中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精读教材,认真备课,习题必会,反复推敲等)进行教学,特别是要结合科研工作中的新成果,备课补充新的实例,讲授分析化学的方法原理和应用。
理论教学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许多枯燥的理论教学时,适当地引入一些生产生活事例,可以使理论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适当地引入这些知识,并配以一定讲解,会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很实用,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喜欢分析化学,更了解分析化学,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分析化学的学习中来。
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互相接纳的学习气氛,注重情感语言,引导学生大胆地讨论、探究、归纳总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传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收、理解、记忆和运用。同时,教师应用好情感语言,实施“以生为本,自主探究”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深化考核方式改革。 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再是“期末一考定终身”,而是“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及其它)+ 期末考试”的一个综合成绩评定体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较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