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助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增强基层群众及青少年的国家通用语言运用能力。2025年7月13日,化学与材料学院推普实践团走进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宗旨,先后在观音沟开展普通话普及调研,在峨岭镇城东社区儿童之家举办系列互动活动,以实践行动推动普通话在基层的传播与应用,为当地群众与儿童送去语言文化关怀,为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在化学与材料学院推普实践团抵达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观音沟后,志愿者面向过往游客及当地路人开展普通话普及推广调研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一对一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普通话使用频率、熟练程度及学习需求。
调研中发现,观音沟作为兼具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特色的区域,游客与当地居民交流时存在部分方言隔阂,部分老年人因普通话基础薄弱,在与外地游客沟通时面临不便。志愿者们结合调研情况,向受访者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关内容,讲解推广普通话对促进区域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并现场示范常用普通话表达,解答群众在语言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当天下午,实践团一行转至峨岭街道城东社区儿童之家,开展系列互动活动。
“乐动童心”少儿声乐互动课堂以儿歌《送别》为载体,通过教唱、领唱、大合唱等环节,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普通话的韵律之美。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注重咬字发音的纠正,引导孩子们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演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尾声的集体合唱,不仅展现了学习成果,更让孩子们在协作中增强了对普通话的认同感。
“诗韵合鸣”抱团挑战赛以古诗词为切入点,将诗句拆解为单字卡片,让孩子们通过组队拼接诗句、用普通话朗读的方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强化普通话应用能力。游戏中,孩子们积极互动、默契配合,在竞争与协作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活动通过趣味竞技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提升普通话表达的准确性与反应能力。
傍晚,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共同呈现了一场轻松却难忘的文艺汇演活动,孩子们用普通话朗诵诗歌、演唱歌曲,志愿者则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语言类节目。汇演尾声,双方互赠祝福,标志着本次三下乡推普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经过一天的实践活动,推普实践团收获颇丰。在调研层面,系统掌握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基层群众普通话使用现状,为后续针对性开展语言帮扶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也深刻认识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对促进文旅融合、便利民生交流的迫切性。在活动开展中,通过声乐教学与诗词游戏,有效激发了少年儿童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互动中得到显著提升,志愿者们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沟通协调与社会服务能力。
从政策落地到实践成效,实践团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战略,让普通话真正走进基层、融入生活。成员们在服务中深化了对“三下乡”意义的理解,也切身感受到语言桥梁对促进城乡交流、凝聚文化共识的重要价值,为青年学子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初审/曾伟伟 复审/邹万梅 终审/罗荣
志愿者向当地路人普及推广普通话
志愿者与当地居民合照
志愿者教小朋友唱歌
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玩“诗韵合鸣”抱团游戏
志愿者与小朋友们进行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