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燃“材”化火,趣染乡田实践团一行7人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同心村,开展以“传播科学知识,助力乡村发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团队深入茶园、柚园及村民家中,将专业学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相结合,在田野间播撒科学种子,在互动中践行育人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茶园调研:以专业视角探产业发展
清晨八点半,团队抵达同心村后,首站深入村内茶园开展调研。成员们实地考察茶树生长环境,围绕土壤特性、施肥管理、储运保鲜等关键环节展开系统调研。通过与茶园负责人交流,详细了解当地茶叶对酸性土壤的依赖性、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以及茶叶采摘后
晾晒、存储、运输过程中面临的防腐防潮难题。团队针对茶叶储存与运输中的技术进行交流学习,深入了解环境温湿度控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科学选用保鲜材料的重要性。同时,就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配比、施肥周期与茶树生长阶段的匹配等问题进行学习探讨。调研中,成员们用镜头记录茶园生态与管理细节,为后续科普工作积累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柚园考察:用科学思维解种植难题
离开茶园,团队前往同心村柚子园,聚焦柚子种植的关键技术环节开展考察。成员们实地观察土壤质地与柚子生长状态,重点了解当地柚子对土壤透气性、有机质含量的要求,以及病虫害防治、果实保
鲜等实操性问题。通过与果农交流,掌握了当地柚子种植中对草木灰等有机肥的传统使用经验,以及雨季排水、果实套袋等本土化管理方法。
团队针对柚子种植中的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土壤中腐殖质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联,解释生物防治技术在减少农药使用中的作用,并就采摘后利用物理方法延长果实保鲜期的可行性进行说明。此次考察既尊重传统种植经验,又以科学视角加以解读,为柚子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专业思路。
入户科普:将科学知识送进农家院落
午后稍作休整,下午两点,团队开始入户走访,结合不同家庭特点开展精准科普。在有学龄儿童的家庭,团队以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切入点,讲解基础科学原理与实验逻辑,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
趣;与种植农作物的村民交流时,重点普及科学施肥知识,讲解不同肥料的特性、适用作物及使用禁忌,帮助其优化施肥方案;在有老人的家庭,则细致普及药物储存与使用知识,强调阅读说明书、关注有效期及用药禁忌的重要性,以及强调了食物食品安全问题。
走访过程中,村民反馈积极。有家长表示,孩子在学校接触科学课后兴趣浓厚,此次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孩子对科学的理解;受访老人称,将更加注重药物使用规范;种植户则认为,团队分享的施肥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村民的认可印证了科普工作的价值,也让团队感受到服务乡村的意义。
实践感悟:在乡土间收获成长与担当
此次同心村之行,团队在一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从田间调研到入户科普的全链条实践。成员们不仅将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具体行动,更在与乡土的深度接触中,深化了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体会到科学知识对乡村发展的现实意义。活动虽短,却让团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是检验知识价值的广阔舞台,科普是连接学术与生活的重要桥梁。未来,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三下乡”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所学知识服务乡村需求,让科学之光照亮更多乡土,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担当。
初审/曾伟伟 复审/邹万梅 终审/罗荣
志愿者在茶园开展志愿服务
科普团茶园合影留念
志愿者柚子园合影留念
志愿者入户调研一
志愿者入户调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