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更离不开青年一代的积极投身,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切实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2025年7月11日,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化”雨润乡,“材”助兴邦实践团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城东社区、中心广场开展实践活动并对各区域河流进行了水质检测。旨在通过多元化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相结合,为基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课业辅导伴成长,手绘童心展笑颜
清晨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薄雾尚未散尽,城东社区儿童之家已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老师”。团队全体成员在住宿点集合完毕,带着提前准备的文具和绘画材料,准时前往城东社区,在社区儿童之家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一起攻克暑假作业里的难题,之后再用画笔描绘心中的家乡,好不好?”实践团队长的一句话,瞬间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课业辅导环节中,面对孩子们提出的数学计算、语文写作、英语阅读等问题,成员们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知识点,还结合实例帮助孩子们理解难点。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孩子,志愿者们更是放慢节奏,反复讲解,鼓励他们大胆提问,现场氛围轻松而有序。辅导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业问题,更留意他们的情绪状态,对性格内向的孩子主动搭话,用幽默的语言缓解他们的紧张,教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欢笑。
十点整,课业辅导告一段落,手抄报自由绘画活动紧接着展开。队员们将提前准备的彩笔、画纸分发给孩子们,提出“我的家乡印江”“我心中的乡村振兴”等多种绘画主题。活动开始后,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描绘五彩斑斓的乡村景色,有的画出与家人、朋友游玩的快乐场景,还有的在手抄报上写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队员们一旁协助配色、构思,陪伴中,孩子们的笑脸成为最动人的画面,也让大家感受到陪伴与引导的力量。
调研宣讲传知识,水质检测护家园
短暂的午休后,乡村振兴团队转场至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心广场,这里是县城居民日常休闲的聚集地,也是开展社会调研的理想场所。调研的核心内容围绕居民对垃圾分类、食品安全和防诈骗的认知展开。
在食品安全认知调研中,团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多数高龄居民对食品保质期的重视程度不足,不少老人表示“只要食物没发霉、没异味,过期几天也能吃”;更有甚者提到,家里的水果长了少量黑斑,通常会削掉坏的部分继续食用。针对这一情况,队员们结合化学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道:“水果长黑斑后,霉菌可能已经扩散到肉眼看不到的地方,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力较弱,更要注意。”居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危险,以后可不能马虎了!”
防诈骗调研中,队员们欣喜地发现,多数居民已安装国家反诈APP,对常见的诈骗手段有一定了解。但不少人提出了疑问:“如果真的被诈骗了,钱还能追回来吗?”队员们结合近期新闻案例回应:“要第一时间报警并保存好证据,警方会尽力追回损失,但提高警惕更重要。”同时,志愿者们还现场演示了反诈APP的功能,提醒大家开启来电预警,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核实。
在开展调研的过程中,志愿者了解到几位居民家中有孩子正在上学,便详细宣讲了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志愿者拿出提前整理好的资助政策手册,把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政策的申请条件逐一讲清楚,强调政策旨在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应享尽享,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
下午四点,团队马不停蹄地前往印江河沿岸,开展水质检测实践。印江河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母亲河,其水质状况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团队结合化学专业特色的重要实践内容。队员们携带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在新桥、旧桥及两桥之间三个代表性位点进行检测。经数据汇总分析,检测结果平均值为:水质ppm为65,μs为122,水温为26.1℃。这场结合专业特色的实践,不仅让大家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更深刻体会到“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
以实践丈量大地,用真情收获成长
一天的实践活动充实而紧凑,当团队成员踏上返程的路时,每个人的脸上虽有疲惫,眼中却闪烁着收获的光芒。从清晨的课业辅导到午后的社会调研,从手绘童心的温暖互动到水质检测的专业实践,每一项活动都让队员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教育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和环境的改善。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队员们看到了乡村的希望,也意识到教育帮扶的重要性;在与居民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基层的真实需求,更明白科普工作需要“接地气”才能“入人心”;在水质检测中,队员们体会到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价值,坚定了用所学回馈家乡的决心。
“今天的太阳很烈,居民的笑容很暖,志愿者的脚步很实。原来青春的意义,就是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世界做一点小小的改变。”未来,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化”雨润乡,“材”助兴邦实践团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将实践所得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青春之名,续写更多温暖而有力量的故事。
初审/曾伟伟 复审/邹万梅 终审/罗荣
志愿者协助孩子们自由绘画
志愿者给居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
志愿者给居民进行防诈知识宣讲
志愿者宣讲国家教育资助政策
志愿者进行水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