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英,教授,获学士学位,1982年与贵州大学获分析化学学士学位。1983-1985年分别在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学院进修仪器分析和分析化学课程。现任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0-20001年在中山大学做访问学者,参与SPME-HPLC联用测定环境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工作,同时进修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实验基本操作、食品化学和普通话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提取,环境分析样品前处理及化学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完成省、部、厅级科研项目9项,在省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曾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贵州省“百年树人杯”多媒体教育软件评选一等奖、贵州省大中专院校多媒体教育软件课件组二等奖。2001年被评为贵州师范学院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贵州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2009年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教学效果:长期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年度课时总量超过本单位人均课时数,主讲课程门数5门,认真落实教学手册和执行教学文件,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条理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与应用,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效果好,注重知行合一,授课坚持使用普通话。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大胆尝试,发表多篇教改教研论文,教学效果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主编过有特色的新教材,深受学生一致好评。每学期积极带头进行教学公开课、示范课。
指导学生情况:指导教师情况:极钻研教育教学,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教研室工作过程中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与教研室多名教师结成指导帮助小组,积极组织参加科研课题的申报,指导并帮助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有明显提高。带头申报国家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和化学类科研课题。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主持并负责贵州师范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课的教学及团队建设。
对实验室的贡献:担任化生学院院长以来,一直积极开展教研室相关工作,并对分析化学学科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对分析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分析化学专业的琴房的管理及建设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指导学生实习的情况:指导学生实习期间切实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对实习具体与总体工作的安排。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对学生实习总体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制定实习计划。认真指导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定期检查实习生实习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监督作用。对学生的实习工作指导到位,特别是检查和维护实习生的安全状况。关心实习生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具体处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监督实习生严格遵守实习守则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做到了事前有计划、有组织、有动员,任务要求明确,有检查、指导和良好监督。负责对实习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对学生进行安全、职业道德教育,争取多种方式巡查指导,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客观公正地评定每位实习生的实习前试讲成绩,对实习生进行全面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