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硕士生导师
      • 教授
      • 副教授
      • 博士团队
    • 人才培养
      • 专业设置
      • 人才培养方案
      • 实践教学
    • 党建思政
      • 组织架构
      • 基层党建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学术交流
      • 科研平台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员简介
      • 规章制度
      • 实验条件
    • 学科专业建设
      • 学科专业建设
      • 重点学科专业课程
    • 学团工会
      • 学团工作
      • 职工小家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评估认证
      • 政策法规
      • 专业认证
      •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研究生
      • 规章政策
      • 培养工作
    •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思政+专业”双向赋能

化学与材料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探协同育人新路径

2025年11月07日 10:21 吴红庆 【阅读:】

本网讯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2025年11月6日,化学与材料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共建研讨会”。两院领导班子成员、思政课教师代表及专业教师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化学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罗荣主持。

会上,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李艳莹首先介绍了本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进展与成效。随后,学院系主任代表江雪清、牛延慧,教师代表文君、马小云、吴珊依次分享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实际案例与难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也积极交流经验,并就相关问题现场答疑。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祖召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作了详细解读。会议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凤总结发言。她强调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则是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的关键载体。

本次研讨会为两院搭建了常态化沟通协作的平台,进一步厘清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共建的方向与实施路径。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切实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文/吴红庆 图/吴红庆 初审/曾伟伟 复审/李艳莹 终审/罗荣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二

会议现场三

上一条:化材师生进基地,共筑民族同心梦——化学与材料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参观活动顺利举行
下一条:化学与材料学院邀请第二届“印山红烛”称号获得者牛延慧教授做师德师风宣讲

【关闭】

Copyright © 2018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邮政编码:550018

文章详情

“思政+专业”双向赋能

化学与材料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探协同育人新路径

吴红庆 阅读:
发表于
2025-11-07

本网讯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2025年11月6日,化学与材料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共建研讨会”。两院领导班子成员、思政课教师代表及专业教师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化学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罗荣主持。

会上,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李艳莹首先介绍了本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进展与成效。随后,学院系主任代表江雪清、牛延慧,教师代表文君、马小云、吴珊依次分享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实际案例与难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也积极交流经验,并就相关问题现场答疑。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祖召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作了详细解读。会议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凤总结发言。她强调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则是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的关键载体。

本次研讨会为两院搭建了常态化沟通协作的平台,进一步厘清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共建的方向与实施路径。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切实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文/吴红庆 图/吴红庆 初审/曾伟伟 复审/李艳莹 终审/罗荣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二

会议现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