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硕士生导师
      • 教授
      • 副教授
      • 博士团队
    • 人才培养
      • 专业设置
      • 人才培养方案
      • 实践教学
    • 党建思政
      • 组织架构
      • 基层党建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学术交流
      • 科研平台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员简介
      • 规章制度
      • 实验条件
    • 学科专业建设
      • 学科专业建设
      • 重点学科专业课程
    • 学团工会
      • 学团工作
      • 职工小家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评估认证
      • 政策法规
      • 专业认证
      •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研究生
      • 规章政策
      • 培养工作
    •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化学与材料学院邀请香港中文大学黄陟峰教授莅临讲座

2025年10月23日 15:42 吴松桥 【阅读:】

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展学术领域,化学与材料学院于10月20日邀请香港中文大学黄陟峰教授莅临我院,开展《手性纳米无机材料诱导的对称性破缺》主题学术讲座。讲座由班睿教授主持。

黄陟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及香港材料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涵盖手性纳米等离子体、表面增强手性光谱、不对称(光)催化、光电子学及细胞培养。参与撰写两本专著章节,在Nat.Chem.、Nat.Nanotechnol.、Nat.Commun.、Adv.Mater.、JACS、Angew.Chem.Int.-Ed.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发明专利(已获美、欧、中授权)曾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2025)法国发明家协会金奖”“2019 TechConnect创新奖”及“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奖金奖(2018)”等荣誉。

黄陟峰教授在讲座中表示,他的研究致力于利用手性纳米无机材料回答无机手性材料能否通过调控对称性破缺来获得单一手性分子这一科学问题,研究四类与手性纳米无机材料相关的外部手性触发机制,以揭示前生命地球上手性纳米无机材料如何引发生物化学同手性(乃至生命起源)的问题。

本次讲座拓宽了师生视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我院师生固有的信息茧房,为学院持续推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为师生提供了解和学习学科前沿的宝贵机会。

文/吴松桥 图/甄承 初审/曾伟伟 复审/甄承 终审/罗荣

讲座现场一

讲座现场二

上一条:化学与材料学院邀请香港城市大学张其春教授莅临讲座
下一条:名企行||化学与材料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赴新天药业开展职业体验活动

【关闭】

Copyright © 2018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邮政编码:550018

文章详情

化学与材料学院邀请香港中文大学黄陟峰教授莅临讲座

吴松桥 阅读:
发表于
2025-10-23

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展学术领域,化学与材料学院于10月20日邀请香港中文大学黄陟峰教授莅临我院,开展《手性纳米无机材料诱导的对称性破缺》主题学术讲座。讲座由班睿教授主持。

黄陟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及香港材料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涵盖手性纳米等离子体、表面增强手性光谱、不对称(光)催化、光电子学及细胞培养。参与撰写两本专著章节,在Nat.Chem.、Nat.Nanotechnol.、Nat.Commun.、Adv.Mater.、JACS、Angew.Chem.Int.-Ed.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发明专利(已获美、欧、中授权)曾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2025)法国发明家协会金奖”“2019 TechConnect创新奖”及“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奖金奖(2018)”等荣誉。

黄陟峰教授在讲座中表示,他的研究致力于利用手性纳米无机材料回答无机手性材料能否通过调控对称性破缺来获得单一手性分子这一科学问题,研究四类与手性纳米无机材料相关的外部手性触发机制,以揭示前生命地球上手性纳米无机材料如何引发生物化学同手性(乃至生命起源)的问题。

本次讲座拓宽了师生视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我院师生固有的信息茧房,为学院持续推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为师生提供了解和学习学科前沿的宝贵机会。

文/吴松桥 图/甄承 初审/曾伟伟 复审/甄承 终审/罗荣

讲座现场一

讲座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