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硕士生导师
      • 教授
      • 副教授
      • 博士团队
    • 人才培养
      • 专业设置
      • 人才培养方案
      • 实践教学
    • 党建思政
      • 组织架构
      • 基层党建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学术交流
      • 科研平台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员简介
      • 规章制度
      • 实验条件
    • 学科专业建设
      • 学科专业建设
      • 重点学科专业课程
    • 学团工会
      • 学团工作
      • 职工小家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评估认证
      • 政策法规
      • 专业认证
      •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研究生
      • 规章政策
      • 培养工作
    •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数字赋能,党建增效

——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创新实践交流研讨会

2025年09月30日 16:12 曾伟伟 【阅读:】

2025年9月30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宁静楼525会议室举办“数字赋能·党建增效”创新实践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学生党支部书记李梦杰主持,师生联合党支部组织委员陈德瑶、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杨润杰以及支部学生党员代表参加。

本次会议以“数字技术与学生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为核心主题,探讨如何以数字赋能开创党建育人新格局。李梦杰通过详实的调研数据,指出数字化不仅是手段革新,更是工作理念与模式的重要转型,为后续讨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创新案例分享环节,杨润杰带来了《打造掌上“红色灯塔”:以公众号为载体的青年成长领航计划》的精彩介绍,展示了如何将公众号打造为思想引领的“云端”阵地,以贴近青年的话语体系,实现精准、灵活的成长领航。陈德瑶分享了题为《数字实践三维驱动,党建活力持续焕新》的创新案例,详细解读了如何通过“组织建设、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三个维度的数字化驱动,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与创新动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最后,学生党支部代表马珍洁从一线实践视角出发,汇报了《红飘带连民心,数字党建促振兴》的案例成果,讲述了学生党支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了学生党员在时代课题中的担当与作为。

在研讨环节,参会人员围绕“学生群体日常获取信息的主要数字平台”“党员教育新阵地建设”“学生党员网络素养提升”三大议题深入交流,现场思维碰撞,观点纷呈,为数字党建的实践路径提供了诸多可行思路。

会议最后,李梦杰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倡议成立学习小组,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学生党支部常态化的学习机制。此次研讨会为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数字化创新搭建了交流平台,推动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在数字时代提质增效。

文/潘忠雪 图/潘忠雪 初审/曾伟伟 复审/邹万梅 终审/罗荣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二

上一条: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化学与材料学院开展节前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
下一条:桂香邀明月,支部共婵娟——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举行国庆·中秋双节特色活动

【关闭】

Copyright © 2018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邮政编码:550018

文章详情

数字赋能,党建增效

——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创新实践交流研讨会

曾伟伟 阅读:
发表于
2025-09-30

2025年9月30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宁静楼525会议室举办“数字赋能·党建增效”创新实践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学生党支部书记李梦杰主持,师生联合党支部组织委员陈德瑶、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杨润杰以及支部学生党员代表参加。

本次会议以“数字技术与学生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为核心主题,探讨如何以数字赋能开创党建育人新格局。李梦杰通过详实的调研数据,指出数字化不仅是手段革新,更是工作理念与模式的重要转型,为后续讨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创新案例分享环节,杨润杰带来了《打造掌上“红色灯塔”:以公众号为载体的青年成长领航计划》的精彩介绍,展示了如何将公众号打造为思想引领的“云端”阵地,以贴近青年的话语体系,实现精准、灵活的成长领航。陈德瑶分享了题为《数字实践三维驱动,党建活力持续焕新》的创新案例,详细解读了如何通过“组织建设、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三个维度的数字化驱动,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与创新动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最后,学生党支部代表马珍洁从一线实践视角出发,汇报了《红飘带连民心,数字党建促振兴》的案例成果,讲述了学生党支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了学生党员在时代课题中的担当与作为。

在研讨环节,参会人员围绕“学生群体日常获取信息的主要数字平台”“党员教育新阵地建设”“学生党员网络素养提升”三大议题深入交流,现场思维碰撞,观点纷呈,为数字党建的实践路径提供了诸多可行思路。

会议最后,李梦杰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倡议成立学习小组,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学生党支部常态化的学习机制。此次研讨会为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数字化创新搭建了交流平台,推动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在数字时代提质增效。

文/潘忠雪 图/潘忠雪 初审/曾伟伟 复审/邹万梅 终审/罗荣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