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搬迁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点“稳得住,能致富”新篇章,2023年7月19日,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化”力“安”基,“材”能“镇”兴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24名志愿者,在邹万梅、邵琳二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宁西街道谐美社区。
通过访谈、参观、宣讲等方式感受易地扶贫搬迁为百姓带来的幸福提升。一是加强党建引领,筑牢社区红色基因。谐美社区党总支书记黎小兵向志愿者们介绍,目前社区设两个支部,不断筑牢基层组织堡垒,确保社区工作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社区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和党群活动阵地,整合工青妇群团组织力量打造“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修建社区民族文化广场和红白喜事集中办理点,成立花木兰维权组织、社区少工委和“四点半学校”,切实保障合法权益、回应合理诉求,打通社区联系服务各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优化服务工作平台,做深做实社区治理。志愿者在对社区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为了给居民提供便捷的问题咨询和解决渠道,社区简化群众办事流程,健全服务体系;为解决家长时间不同步、父母文化低辅导难的问题,社区以党建带团建,开设“四点半”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给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充满乐趣和学习的场所,解决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安全问题,社区还修建了社区益童乐园追梦书屋;为了方便居民采购出行等日常活动,社区引入商超,增设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一桩桩一件件切实为社区居民着想实例不仅让居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同时也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让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幸福满满,真正做到了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三是抓实抓准就业保障,多措并举促致富。宁西街道谐美社区工作人员向实践队成员介绍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时说,现在,搬迁群众的生活可以说是“入学有座位、就业有岗位、停车有车位、生活有品位”。当实践队成员问到宁西街道的就业服务时,熊小敏表示主要采取“公司+政府扶持基地+绣娘+贫困户”的抱团发展模式,由景宁小区免费提供2300余平方米铺面(免三年租金),整合具有镇宁特色的雕、织、绣、染、画、品等9家相关特色企业,着力打造“锦绣计划巧手脱贫示范基地”妇女创业就业一条街,形成了“银城趣事”品牌,有效助推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促进了搬迁妇女就业创业,解决了搬迁家庭妇女无职业技能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了“楼上带孙子、楼下挣票子、赚钱有路子、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
困难面前,只有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把艰苦环境当成磨砺自身本领能力的机遇,才能在劈波斩浪中开拓进取,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面向未来,新时代的青年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挺膺担当、奋发有为,更加坚定地努力钻研学习,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投身于乡村振兴,以昂扬的姿态追逐青春梦想,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图/成彬
文/周光祥
一审/邵琳
二审/邹万梅
三审/何毅
实践队员采访社区大厅工作人员
实践队员采访社区负责就业工作人员
实践队员参观社区文化展板
实践队员来到社区
实践队员认真听街道办工作人员宣讲
实践队员认真听宁西街道谐美社区总支书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