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硕士生导师
      • 教授
      • 副教授
      • 博士团队
    • 人才培养
      • 专业设置
      • 人才培养方案
      • 实践教学
    • 党建思政
      • 组织架构
      • 基层党建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学术交流
      • 科研平台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员简介
      • 规章制度
      • 实验条件
    • 学科专业建设
      • 学科专业建设
      • 重点学科专业课程
    • 学团工会
      • 学团工作
      • 职工小家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评估认证
      • 政策法规
      • 专业认证
      •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研究生
      • 规章政策
      • 培养工作
    • 学校首页
招生信息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招生就业>>招生信息>>正文
 

招生信息

2023年05月16日 09:12  【阅读:】

一、学院简介

化学与材料学院现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4个本科专业。目前有在校生800余人,教职工5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27人,占51.9%;博士26人,在读4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贵州省高次创新人才1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3人,各级各类专家库专家多人。

拥有“化学”省级一流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区域一流学科,“应用化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物理化学”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省教育厅“功能有机分子特色重点实验室”“聚合物基电磁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校企共建“中科检测实训中心”、“安顺市混凝土外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

教学科研实验室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500余万元,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要。省级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金课”1门,师范类教育实践基地20个,非师范类教育实践基地35个。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2018年至今,学院获得省部级平台、项目23项,横向项目17项,在研经费共计700万元。2018年至今,我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4篇,其中SCI、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近70篇,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80余项。成功承办了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第5届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等会议,共1000余名省内外中学化学领域的专家和教师参加会议。

自成立以来,我院始终秉持立足贵州,服务基础教育、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大健康产业的经济建设,面向全国的培养目标。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36余项,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20余项。其中荣获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化工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4项,华文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其他各级各类竞赛奖励多项。已为社会培养中学化学教师和材料化工等专业人才近3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专业介绍

化学

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化学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化学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学工程基础、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学化学微格教学、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从事化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又可在化工、食品、药品、环保等行业及检验检疫部门从事分析检测和管理工作。


应用化学

培养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能在分析检测、食品、材料、制药及环保等领域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相关基础课程及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大数据处理基础技术、环保催化材料与应用、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等。

就业方向: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在分析检测、精细化工、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能源材料等相关领域从事检测检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相关基础课程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分析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工程力学,非金属材料基础、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

就业方向: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材料应用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


制药工程

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坚实的制药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医药、精细化工及药事管理等部门从事医药与化工产品的生产及检验、科技开发与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相关基础课程及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学、制药分离工程、化工原理等。

就业方向:可到医药领域相关的生产、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管部门等从事药品相关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关闭】

Copyright © 2018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邮政编码:550018

文章详情

招生信息

 阅读:
发表于
2023-05-16

一、学院简介

化学与材料学院现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4个本科专业。目前有在校生800余人,教职工5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27人,占51.9%;博士26人,在读4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贵州省高次创新人才1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3人,各级各类专家库专家多人。

拥有“化学”省级一流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区域一流学科,“应用化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物理化学”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省教育厅“功能有机分子特色重点实验室”“聚合物基电磁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校企共建“中科检测实训中心”、“安顺市混凝土外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

教学科研实验室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500余万元,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要。省级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金课”1门,师范类教育实践基地20个,非师范类教育实践基地35个。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2018年至今,学院获得省部级平台、项目23项,横向项目17项,在研经费共计700万元。2018年至今,我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4篇,其中SCI、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近70篇,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80余项。成功承办了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第5届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等会议,共1000余名省内外中学化学领域的专家和教师参加会议。

自成立以来,我院始终秉持立足贵州,服务基础教育、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大健康产业的经济建设,面向全国的培养目标。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36余项,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20余项。其中荣获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化工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4项,华文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其他各级各类竞赛奖励多项。已为社会培养中学化学教师和材料化工等专业人才近3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专业介绍

化学

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化学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化学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学工程基础、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学化学微格教学、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从事化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又可在化工、食品、药品、环保等行业及检验检疫部门从事分析检测和管理工作。


应用化学

培养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能在分析检测、食品、材料、制药及环保等领域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相关基础课程及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大数据处理基础技术、环保催化材料与应用、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等。

就业方向: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在分析检测、精细化工、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能源材料等相关领域从事检测检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相关基础课程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分析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工程力学,非金属材料基础、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

就业方向: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材料应用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


制药工程

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坚实的制药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医药、精细化工及药事管理等部门从事医药与化工产品的生产及检验、科技开发与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相关基础课程及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学、制药分离工程、化工原理等。

就业方向:可到医药领域相关的生产、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管部门等从事药品相关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