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国培计划(2022)”——“强师工程”六枝特区送教到县项目(初中化学)开班仪式在六枝特区第五小学举行。区教育局教研员王勇权、贵州师范学院培训专家代表宋万琚、余跃东、继续教育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吴江、培训班班主任冉晓燕、李艳莹以及参训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王勇权主持。在开班仪式上,吴江向学员们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培训背景和培训要求,并就本次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以义务教育...
7月15日,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组建的“青春如‘化’,筑梦成‘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中心小学六年级(1)班,开展了生活中的化学课及趣味科普小实验等活动,为小学生们讲解生活中的常见的化学现象,开展魔法试剂、五彩沉浮等趣味小实验,激发出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引领他们走进化学世界。实践队在炎炎烈日之下,从高田村村委会出发,徒步到高田中心小学,走进六年级一班,看到一...
为增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与科普,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能够深入到乡村,进入到家家户户,进一步提高乡村村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助力乡村振兴、文明乡村的建设。7月14日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青春如“化”,筑梦成“材””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十七名同学在平坝区天龙镇高田中心小学开展了关于垃圾分类的科普宣讲与知识竞答等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邹万梅、学院青年教师吴红庆2...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化学与材料学院分别组建““锌”火相传,“铜”心毕力向未来”、“青春如“化”,筑梦...
7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南赛区决赛如火如荼的在线上举行。本次大赛共有44所高校,1145支队伍参与。由于疫情的原因,本次大赛改变以往的赛制,理论考试、仿真模拟、实践操作等环节全程通过网络平台,远程操控实验装置的方式进行。化学与材料学院应用化学、化学、制药工程三个专业共9支队伍,27名同学参加比赛。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及王婕、孙祖眉老师的指导...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掌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具备班级指导和综合育人的基本能力。7月5日下午,在宁静楼626教室开展了“容百川·立千仞——做有温度的班主任”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有幸邀请贵州省姚秀海名师工作室成员、贵阳市新世界学校优秀教师——曹晓芹。讲座由江雪清老师主持,2019级化学专业师范生参会。曹晓芹以个人经历现身说法为切入点细致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就班级管理理念、管...
为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精神,我院于2022年7月5日召开宣讲会。宣讲会由副院长甄承主持,我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上,甄承领学了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并表示,会议的召开是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现阶段,全省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力推进科技创新,身为高校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过程中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四新...
为深入宣传和贯彻落实《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教职工生的安全卫生法制意识,同时提高师范生教师教学技能和普通话的演讲能力,增强我院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结合化学专业特点及校园安全知识教育,由化材学院基层工会承办的“安康杯”系列活动——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之普通话实训及朗诵比赛,于本学期17、18实践周如期举行。首先,赵雪宇老师结合专业特点做了关于“化...
2022年6月30日,由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主办的“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第二届化工实验大赛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南赛区选拔赛”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吸引了我院化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三个专业9支队伍共27名同学参加。在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在王婕、孙祖眉老师的动员下报名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表现优异的程涛、陈昌剑、李玉梅成功获得了参加西南赛区的参赛资格。本次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
6月27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在逸夫楼演播厅召开2023届全体毕业生实习启动工作暨就业动员大会。院长王毓、院党委副书记邹万梅、副院长甄承、各系主任,实习、就业和毕业论文负责老师,我院2019级全体学生参加了大会。会上,王毓强调,实习工作是各位同学大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实践手段,是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阶段,更是找准自我未来发展方向、了解社会、查缺补漏、精进特长的重要方式,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对...
6月22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在宁静楼528教室召开了21级化学大类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讲座由班主任肖铁军主讲,化学大类一班全体学生参加讲座。肖铁军作了题为“大学生生活适应讲座——新环境、新视野、新起点”以及“新冠疫情下的大学生心理调适”的两个专题讲座。他从大学新生面临的各种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空虚、失望、自卑、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准备度过怎样的大学四年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新生面临的生活适应性问题以及...
为进一步促进师范生学科素养及教学能力提升,提高师范生把握课标和教材的能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6月23日,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邀请贵阳市高中化学教研员、贵州省骨干教师、贵阳市学科教育研究基地工作指导专家、贵阳市化学学会理事孙序琼老师为2019级和2020级化学专业师范生开展了主题讲座。孙序琼研究员首先从化学知识、教学过程、学科价值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6月22日下午,我院与《功能材料》编辑部及赛默飞公司专家开展交流合作活动,活动由甄承副院长主持,《功能材料》编辑部主任杨晓亮、期刊主任唐瑞等,赛默飞公司科学仪器专家李晓东等,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牛延慧,教师代表韦良强、翟天亮、吴珊参加活动。活动中,双方主要就从事科研方向,未来发展预期等进行了交流。之后就学院科研论文发表、大型仪器使用情况、参办国内大型学术会议等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甄承表示,我院...
为顺利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总结化学师范专业认证经验,我院于6月20日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暨化学师范类认证整改启动会,会议由院长王毓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上,老师们集体学习了化学师范专业认证现场考察专家组反馈意见。王毓表示,化学师范专业未来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希望老师们严格要求,按照专家反馈意见及时整改并在未来工作中贯彻师范专业认证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工作规范性。随后,王毓...
为贯彻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及化学专业师范认证工作稳定有序开展, 6月10日上午,校长韦维来到化学与材料学院开展就业创业和师范认证工作走访调研。化学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何毅、院长王毓、党委副书记邹万梅、副院长甄承、学院化学专业和就业工作全体老师、辅导员参加会议。会上化学与材料学院相关领导先后汇报了当前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和师范认证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成绩、存在问题...
为了顺利推进我院化学大类专业分流工作,帮助2021级化学大类专业同学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做好学业规划,专业规划,促进学生成长成才,5月31日下午,我院在宁静楼536举行了化学与材料学院2021级化学大类专业分流大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院长王毓、院党委副书记邹万梅、纪检委员李艳莹、应用化学系主任班睿、2021级化学大类专业所有学生。会议由邹万梅主持。会上,班睿从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就业前景、就业优势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为促进科普事业发展,我院于5月末组织全院教师,尤其是化学师范专业教师观看相关科普报告,并于5月30日召开“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系列科普报告心得分享会”。活动由甄承副院长组织,全员教职工参加。甄承称,教育部发文强调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建强科学教育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推动师范院校面向小学科学教师补充需求,扩大包括化学在内的诸多小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表现出国家对小学科普、科学教育的重视,因此更要抓住实际...
“太有料了!太解渴了!工作用什么,课程教什么。”化材学院“宣传员”潘小燕一脸兴奋。培训结束,她信心满满,“短短两个小时的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到了很多简单实用的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技能。”5月27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宣传队伍齐聚宁静楼526教室,在学校党委宣传部苏致龙老师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提能强素的集中培训。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加强化材学院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学院宣传队...
2022年5月20日至22日,第一届贵州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此次比赛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承办。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201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赵芷乐荣获全省一等奖,张浩、陈江圆荣获二等奖,姚海及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简宇春、孔庆浩荣获三等奖。王毓、陈德良、任俊鹏、吴旭普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经过前期比赛选拔,我省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11所...
2022年5月17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在逸夫楼演播室厅开展了以“聚焦师范专业认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题的学生动员大会。本次会议由学院副院长甄承主持,院党委书记何毅、副书记邹万梅、团委书记郭垠利,教学工作负责人李艳莹、各辅导员以及非毕业班学生参加了会议。何毅讲解了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要义。一是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推动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二是推动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